科技部近日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9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维持全球森林覆盖面积基本平衡的主要贡献者。
该报告由“全球森林覆盖状况及变化”“全球土地退化态势”“全球重大自然灾害及影响”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4个专题报告组成。
在“全球森林覆盖状况及变化”专题报告中,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森林覆盖面积总体稳定略有下降,森林面积的减少在欠发达国家相对集中,中国的植树造林与森林保护成效显著,成为维持全球森林覆盖面积基本平衡的主要贡献者。
2018年全球森林面积为38.15亿公顷,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60%。从2000年到2018年,全球森林面积净减少0.17亿公顷,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0.44%。其中非洲森林面积净减少0.29亿公顷,占非洲森林总面积的5.53%,减少占比为全球之;而同期中国森林面积净增加0.45亿公顷,总面积达到2.12亿公顷,全国森林覆盖面积增长了26.9%。
在“全球土地退化态势”专题报告中,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8年全球土地退化与改善恢复两大过程在不同区域并行发生,两者总量基本持平,改善和恢复的土地面积为1647.62万平方千米,略大于退化扩展和加重的面积。退化扩展和加重区域集中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热带及其以南地区,而改善和恢复土地多分布在亚洲、北美洲等地区。其中,在干旱半干旱区域中,亚洲改善和恢复土地的面积大,占改善和恢复面积的50%以上,尤以中国和印度改善和恢复的面积大。
全球主要传统退化区域中,中国、南亚次大陆等区域土地退化态势出现了明显逆转。中国和印度两国对全球土地改善和恢复的贡献率达26.78%,尤其是中国,对全球土地改善和恢复的贡献率达19.13%。这表明有效的政策引导和积极科学的治理行动可以有效扭转土地退化态势,亚洲的成功范例为全球的土地退化防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